close


上午賞罷"老銃櫃步道"的桐花


下午趕赴另一場盛會~2011南埔石爺祭



過了最近北埔很夯的"一百分橋"後開始進入南埔村


南埔村素有北埔鄉米倉之稱


所以放眼盡是阡陌交錯的田園景象


好不令人心曠神怡啊~



路口有"石爺"的指示路標



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昔時農村婦女就灌溉水圳而成的"洗衫亭"



斑駁滄桑感十足的土角壁



一切都那麼熟悉但時空距離感卻是與日俱增



今天的主角~石爺


南埔鄉民相傳拜石爺可使孩童身體健康


保佑頭殼堅硬


在傳統的客家村落裡


父母會帶著自己小孩到石爺廟認做"契父"


祈求石爺公賜給孩子健康與幸福


通常會準備一條紅 絲線串上平安符後戴在胸前稱為"帶絭"


到每年石爺公生日(農曆四月八日)時都會前往膜拜同時換新的平安符叫"換絭"



突見廟前人聲鼎沸好不熱鬧


趨前細瞧原來是活動現場準備了"熝湯粢"供遊客品嚐



這就是"熝湯粢"


農業社會時傳統的客家農村農忙時的點心


想不到今不多見的米食文化竟意外現身此祭典中


實則令我驚喜~



就連那食用器具的碗都是古董級的陶碗


真是佩服南埔村民為這活動所投下的心力



不時傳來轟隆巨響


原來是這"竹筒炮"的傑作啦!



這用乾稻稈所紮成的刀劍在以前可是會羨慕死一堆小男生 哦!


唯可惜此技藝已漸失傳而難得一見了



隨意漫步村落巷弄間皆是"古意"


好喜歡這兒保有寧靜的古意之所在



一轉角


眼前這幕令我震住了


曾幾何時還能看到"炊煙裊裊"這幅只能從時空記憶裡挖掘的景象?


竟然就鮮活的呈現在我眼前


激動夾雜著感動~好想哭


想哭的動機是:


想起年幼時在大竈前生火


拿著竹製吹筒猛吹時被煙嗆到眼淚飆不停~咳不止..........



這一下午"石爺祭"讓我感動百分百且驚艷連連


好是滿足又有那麼一點點的~失落............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rank 的頭像
    Frank

    法蘭克的隨意窩

    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